从50万只到210万只、从每公斤17元到每公斤50元,再到出口东南亚。养殖数量、销售价格和市场的巨大变化,让陕西汉中略阳县的乌鸡养殖户们享受到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谈起略阳乌鸡产业的变化,略阳县县长唐勇说:“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做强品牌。略阳乌鸡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品牌效应就反映出来。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采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辐射带动等措施,为略阳乌鸡产业做强做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略阳乌鸡有着“黑美人”之称,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品种,养殖历史达2000年。据略阳县农业局副局长赵成海介绍,略阳乌鸡具有体型大、“六端乌”(乌皮、乌腿、乌趾、乌喙、乌舌、乌冠)、耐粗饲、宜放养等特征,属肉药兼用型品种,是全国四大乌鸡之一,被国际上誉为“禽中明珠”,其肉质中蛋白质含量为25.29%,肌苷酸含量0.86%,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但由于长期以来乌鸡都是农户自己散养,略阳乌鸡产业高质量发展遭受着品种退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2003年,略阳县委、县政府把略阳乌鸡确定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主导产业之一。2004年,该县制定了《关于加快培育略阳乌鸡基地乡镇建设的意见》和《略阳县乌鸡产业保种选育开发利用方案》,明白准确地提出着力实施略阳乌鸡提纯选育工程。 一方面,该县成立了略阳乌鸡养殖协会,引用新技术、新工艺,聘请技术人员开展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指导和培训,同时设立乌鸡发展基金,向养殖户发放贷款和资金定补,帮助农户建立种源繁育基地;另一方面,略阳县政府加大对乌鸡的宣传力度,引进以略阳乌鸡生产加工为主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拉动纯种乌鸡的养殖规模,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陕西略阳县黑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2007年略阳县招商引资的企业,从事乌鸡繁育和深加工。作为企业法人的深圳商人徐仕乾筹办企业的第一件事就是筛选纯种鸡苗。 培育过程是辛苦的,徐仕乾给每只乌鸡建立档案,来源地、出生日期、是第几代被一一记录在案。 提纯是为越来越好的保护,如何使略阳乌鸡这一具有独特特征的地方品种不再遭受品牌伤害?该县质监局提出了对略阳乌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思路。对此,略阳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把申报工作作为推动略阳乌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 为此,略阳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副县长为组长的略阳乌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小组,指导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为抓好地理标志产品资源的普查工作,汉中市质监局全力配合做好各项工作。他们聘请专家,专门对乌鸡的历史渊源、地理气候特征、独特品质、市场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景进行论证,收集整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需要的各种资料,编写了乌鸡饲养管理系列技术规范。2008年略阳乌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与此同时,县政府全面启动略阳乌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监管工作,制定略阳乌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法,启动标志管理,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品牌保护工作的全面加强,农民富了,公司发展了,区域经济活了。 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作为养殖略阳乌鸡的第一批招商引资企业家,徐仕乾终于笑了。 2008年,企业扩大了养殖面积,他在略阳兴建17公顷的乌鸡养殖场。规模扩大了,管理要跟上,2009年,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现在企业年出栏商品鸡可达12万只。更让徐仕乾欣喜的是,当客商得知略阳乌鸡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订单持续不断。去年的12万只乌鸡全部经香港出口东南亚市场,仍供不应求。 企业发展顺利了,徐仕乾没有忘记当地村民。他成立的陕西略阳县黑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积极引导养殖户按照生产无公害畜产品进行科学养殖,实行统一供雏、供料、供药、防疫的订单管理模式。 靠这一模式,徐仕乾带动了5个乡镇的1563户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现在年养殖量已达到120余万只。宋万福是徐仕乾的第一批订单养殖户,他和记者说:“前些年我一直在外地打工,除去吃喝,一年也剩不了几个钱。去年我和黑凤公司签订合同,养殖了4000多只乌鸡,当年纯收入8万多。” 生活富了,大山深处的农民心里乐开了花,亲切把给他们带来富音的徐仕乾称为略阳县的“乌鸡王”。 让更多的人品尝略阳乌鸡这一独特美味,县政府今年将为徐仕乾提供500万元资金,帮助建立两条现代化的乌鸡深加工生产线;与此同时,县政府进一步实施“品牌促进产业化,产业化做强品牌”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模式,又先后引进略阳县双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略阳县黑河自然源生态农场等企业,发展规模化养殖场,快速推进略阳乌鸡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09年年底,全县已经有16个乡镇的6028户农民从事乌鸡养殖,年产值超过2亿元。 在政府引导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下,略阳乌鸡这一品牌更显朝气和活力,源源不断销往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各大城市。市场旺盛需求让当地养殖户不再外出打工,既享受大山深处的美景,又走上致富之路,现在人均增收超过1500元。《中国质量报》